社区
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茅山后村位于平谷区和镇域东北部。西南距平谷城区18.5公里,距镇政府驻地4.1公里,村东有路与上(宅)陡(子峪)公路相接,西(樊各庄)烟(简岭)路从村南过境,交通方便。 茅山后村域面面积1.84平方公里,66户,211人,皆为汉族。聚落呈散列状,海拔197米。
清已成村,称榛子岭,曾由黑水湾、彰作、东上营3村所辖。1947年,土地改革时定为行政村,村居茅山后侧山脚下,故得此名。1946年由蓟县划归平谷。原隶属靠山集镇。2003年,靠山集镇与韩庄镇合并成立金海湖镇,现为金海湖镇辖村。 抗日战争时期,茅山后村化名“山前”、“2309”(代号)。村人王金、李满库在战争年代为国捐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55年建立村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李满良。至今已历8任,现有党员14名。
茅山后村处四面环山,村中心有水泉形成的凹坑,夏季有少量水溢流。土壤为硅质岩类淋溶褐土,地下水为山区基岩裂隙水贫富水区。
该村经济以发展林果业为主2005年,人均纯收入4852.4元。 2005年,该村硬化山路2000米,拓宽村南至西(樊各庄)烟(囱岭)路基2000米,方便果农运输水果;修引水管道2000多米,解决山地浇水难。
北京平谷金海湖镇的梨产业是一个紧密结合的社区。茅山后佛见喜果农采用的可持续做法使他们成为种植梨子的小型农村社区的优秀邻居。北京平谷金海湖镇的新鲜梨 都是手工采摘和包装的,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在采摘期间。与北京平谷金海湖镇所有的农业一样,农场工人是一种重要而宝贵的资源。 茅山后佛见喜果农致力于和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社区的其他企业和居民建立健康的关系。他们努力保护生活质量,支持经济,并为当地事件和 事业做出贡献。